草。生長
依然在生長 推薦使用FireFox瀏覽器瀏覽
2009
哇唬我真應該應募NTR的而不是NT的這樣也許能早一個月收到它……?
但是只要是聽到包子和櫻姬的聲音我就完全遺忘了那苦苦守候的心情……只覺得再多等待那也是值得啊哇唬~~(抽飛
看那美好的圓桌騎士專用駕駛服……看這二人美好的身段……看這Q版體現不能但我可以腦補的身高差……(喂
朱雀的表情完全是個小可愛,是個小可愛,是個小可愛>///<
基諾完全是個大笨蛋,是個大笨蛋>///<
…………我真是37毒中的太深了呢……
朱雀那句是“LANCELOT出動”,基諾那句聽不懂 Q_Q
這樣仔細一看……一個戴藍色套袖一個戴綠色套袖……你們真不愧是新世紀的居家好男人……?
二位優秀的可愛的居家男男,我宣布你們成為哈死笨的與哈死笨的……(拖走
說到這裡,劇透一個就是今天在寫基諾和朱雀準備結婚的段落(沒有誤),然後忽然發現我寫同人的時候還真是很現實的……所有的問題都是按照現實邏輯來思考,這樣子有時候局限性很大,但也許算是我的風格之一吧|||||
或者說金牛座逃不開的就是現實性呢……哈哈XD
那天寧兒說要嫁人了,我就追問說對方工作如何,收入如何,戶口在哪兒家庭狀況如何。
她頗為無奈地說:我可不像你,什麽都要準備齊全了才肯嫁,非要有資金墊底不可。又沒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不用思慮那麼多吧。
我嘆氣:沒錢我就沒安全感啊。
我……還真是很典型的金牛座呢……(遠目
2009
忽然有人問說你的《卡列寧的微笑》咋還不更新……
我……我……我……
哇讓我逃避一陣子吧(蹲
不想寫啊不想寫啊不想寫那麼虐的東西啊寫到自己都被自己摧殘了嗚嗚嗚嗚……(那還不是你寫的
低潮期的時候還繼續寫那種東西我會死的……可憐可憐我吧(;3;)
說到低潮期……其實也有人看出來了……?
這種一般情況下叫做“五月病”的東西總是會提前來臨,現在才只有3月份好不好……T_T
正在用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振作起來……我試了很多種方法!
比如看喜劇電影,比如聽輕鬆的音樂,比如看搞笑漫畫,比如聽相聲,比如試圖集中精力做一件感興趣的事,比如出去多散散步,比如做菜給爸爸媽媽吃,比如找朋友聊聊天,比如讓自己的情緒分散一點,發配(?)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上,從低落心境里擺脫出來……
結果,它們統統都沒用耶╮(╯_╰)╭
要命……這該死的該死的該死的……
快點結束啊……
我……我……我……
哇讓我逃避一陣子吧(蹲
不想寫啊不想寫啊不想寫那麼虐的東西啊寫到自己都被自己摧殘了嗚嗚嗚嗚……(那還不是你寫的
低潮期的時候還繼續寫那種東西我會死的……可憐可憐我吧(;3;)
說到低潮期……其實也有人看出來了……?
這種一般情況下叫做“五月病”的東西總是會提前來臨,現在才只有3月份好不好……T_T
正在用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振作起來……我試了很多種方法!
比如看喜劇電影,比如聽輕鬆的音樂,比如看搞笑漫畫,比如聽相聲,比如試圖集中精力做一件感興趣的事,比如出去多散散步,比如做菜給爸爸媽媽吃,比如找朋友聊聊天,比如讓自己的情緒分散一點,發配(?)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上,從低落心境里擺脫出來……
結果,它們統統都沒用耶╮(╯_╰)╭
要命……這該死的該死的該死的……
快點結束啊……
2009
2009
標題有大誤……
總之這是一個關於基諾朱雀的“第一次”的故事……
我很喜歡寫初H~~覺得超棒……?
另外想說的是一個私設定……一般來說我都很喜歡用到這個設定(羞
就是官方有說過朱雀非童貞的問題……不知道爲什麽我的私設定就變成“朱雀有且只有和一個女人做過,而且只做過那麼一次”(炸
私設定裡面這個“唯一和朱雀做過的女人”就是當時朱雀的監護人+同居人——只在PIC DRAMA裡被提及的神秘的機車大姐……
……不要問我爲什麽反正我很喜歡這個設定就是了(插腰
然後今次的37初H也是在這個前提下的,當然這僅僅是朱雀的設定?
對於基諾的設定是“和很多女人做過”……
同,同樣別問我爲什麽OTL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切前提忽略(?),一切前情概要沒有(喂),他們要第一次H啦!(炸
時間點是圓桌任職期間,請相信該文雖然全是工口但是很純情很可愛……?
P.S. 老婆我錯了我不是只寫H的我不是只寫H的我不是只寫H的……(鬼信你)只是今天是37日啊我好想寫個超甜的H來著群眾紛紛表示要看工口的嘛……(別找藉口
總之這是一個關於基諾朱雀的“第一次”的故事……
我很喜歡寫初H~~覺得超棒……?
另外想說的是一個私設定……一般來說我都很喜歡用到這個設定(羞
就是官方有說過朱雀非童貞的問題……不知道爲什麽我的私設定就變成“朱雀有且只有和一個女人做過,而且只做過那麼一次”(炸
私設定裡面這個“唯一和朱雀做過的女人”就是當時朱雀的監護人+同居人——只在PIC DRAMA裡被提及的神秘的機車大姐……
……不要問我爲什麽反正我很喜歡這個設定就是了(插腰
然後今次的37初H也是在這個前提下的,當然這僅僅是朱雀的設定?
對於基諾的設定是“和很多女人做過”……
同,同樣別問我爲什麽OTL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切前提忽略(?),一切前情概要沒有(喂),他們要第一次H啦!(炸
時間點是圓桌任職期間,請相信該文雖然全是工口但是很純情很可愛……?
P.S. 老婆我錯了我不是只寫H的我不是只寫H的我不是只寫H的……(鬼信你)只是今天是37日啊我好想寫個超甜的H來著群眾紛紛表示要看工口的嘛……(別找藉口
2009
嘛,有一天難得認真(?)地和鳩理聊了聊關於同人的問題……結果我被教育了(捂臉)
她問我是不是其實從心底裡還是瞧不起同人創作。
所以我很嚴肅地(?)反省了一下自己。我想,從萌上朱雀開始接觸同人的我,之前一直就抱有“同人是沒有價值的”這樣想法,後來很哈皮地陷入進去,也只是把過去的想法拋在腦後不去顧及而已。
直到和鳩理談過後,自己才能好好地想想,於是也想明白了更多事情。
如果從心裡還是不尊重同人創作的話,那麼我就沒有資格說喜歡誰誰的作品,這等於是讓所有我曾對其說過“我很喜歡你的畫/小說”的人都似乎是被我當作了笑柄。
可是我真的沒有把大家當成笑話的……請相信我(?
這樣想著,並且再一次看大家的作品,看自己喜歡的同人作者的作品,而且再一次看自己寫的東西的時候,才發現過去的那種想法是真的很可笑的。
每一個不同的創作者,對原作中的人物做出自己的演繹,而我們所描繪的朱雀固然都不是原作中的朱雀了,肯定會產生偏差,但是與此同時,朱雀在不同的人筆下被賦予了新的生命,一個固定的、不可能再有變化的角色,由於不同的人對他的理解和愛好者們不同的盼望,而有了不會停止的生命。
這就好像魯魯和朱雀在C的世界里所希望的一樣,C世界中的“人”和“生命”是停止的,是死水,是不再流動的時間;而他們則是盼望著一個流動著的世界,有生命的世界,無論好與壞,無論經歷著多少痛苦,它都是一個不死的世界。
朱雀在反逆中的路已經走完了,結束了,不會再有,他的形象、遭遇,在原作中凝固住。而正是同人,讓朱雀活了下來,有著不會停歇的生命,甚至是變化多端的。
這其中可能有你喜歡的,有你不喜歡的,有你能認同的,有你無法認同的,就像這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一樣。
但至少,這份生命不是止步不前的。我很感激,感激每一個在自己筆下塑造著朱雀的人。哪怕是描繪出讓我討厭的朱雀,我想也仍然值得感激。
好了,廢話不說了,來寫Repo是正道(揍
她問我是不是其實從心底裡還是瞧不起同人創作。
所以我很嚴肅地(?)反省了一下自己。我想,從萌上朱雀開始接觸同人的我,之前一直就抱有“同人是沒有價值的”這樣想法,後來很哈皮地陷入進去,也只是把過去的想法拋在腦後不去顧及而已。
直到和鳩理談過後,自己才能好好地想想,於是也想明白了更多事情。
如果從心裡還是不尊重同人創作的話,那麼我就沒有資格說喜歡誰誰的作品,這等於是讓所有我曾對其說過“我很喜歡你的畫/小說”的人都似乎是被我當作了笑柄。
可是我真的沒有把大家當成笑話的……請相信我(?
這樣想著,並且再一次看大家的作品,看自己喜歡的同人作者的作品,而且再一次看自己寫的東西的時候,才發現過去的那種想法是真的很可笑的。
每一個不同的創作者,對原作中的人物做出自己的演繹,而我們所描繪的朱雀固然都不是原作中的朱雀了,肯定會產生偏差,但是與此同時,朱雀在不同的人筆下被賦予了新的生命,一個固定的、不可能再有變化的角色,由於不同的人對他的理解和愛好者們不同的盼望,而有了不會停止的生命。
這就好像魯魯和朱雀在C的世界里所希望的一樣,C世界中的“人”和“生命”是停止的,是死水,是不再流動的時間;而他們則是盼望著一個流動著的世界,有生命的世界,無論好與壞,無論經歷著多少痛苦,它都是一個不死的世界。
朱雀在反逆中的路已經走完了,結束了,不會再有,他的形象、遭遇,在原作中凝固住。而正是同人,讓朱雀活了下來,有著不會停歇的生命,甚至是變化多端的。
這其中可能有你喜歡的,有你不喜歡的,有你能認同的,有你無法認同的,就像這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一樣。
但至少,這份生命不是止步不前的。我很感激,感激每一個在自己筆下塑造著朱雀的人。哪怕是描繪出讓我討厭的朱雀,我想也仍然值得感激。
好了,廢話不說了,來寫Repo是正道(揍
2009
我說,我整個人都伊萬了。可是,伊萬是誰?
如果你看A/P/H/國/擬/人……(現在還有人不看麼囧)你自然知道。就算你沒有看過也無所謂,因為假如你看過《伊萬的童年》你也會知道的。就算你同樣沒看過也無所謂,因為你會知道,並且你將永遠知道——
伊萬,是俄羅斯。
我想我的記憶里出現了斷層,我失卻了關於伊萬的記憶。
那是在哪一年我記不起,那是在什麽地方我也記不起,屏幕上的少年我也記不起。我坐在看片會的現場有大約3個小時的時間,可是我什麽也記不起。
那是和當時的男友去看一次主題為“成長”的影展,最後一天的片子是塔可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
而我的記憶里失去了這一段,失去了屏幕上的伊萬,我不記得情節,不記得內容,不記得伊萬的臉。
同樣的暫時性失憶還發生過一次,有趣的是那次也是去看電影,和大豆去看《孔雀》,我遺忘了幾乎整個過程,我甚至都忘了我去影院看過它,就在看過的第二天我就無法記起,無論之後大豆怎樣告訴我,當時我遲到了我說了些什麽他說了些什麽電影演了些什麽我們是如何評價三張不同構圖的海報……
但是我說,我不記得了。
《伊萬的童年》是一次一模一樣的觀影體驗,我完全遺忘,什麽都不記得。
不,這樣說也許不對,因為我記得,伊萬的童年沒有色彩。伊萬是黑白的。
在那之後看的塔氏的每一部電影,無論是《鏡子》,是《鄉愁》,是《犧牲》——《索拉里斯》沒看所以不知道(靠)——他們都有顏色,他們都有顏色的。
而伊萬的童年是沒有色彩的。
伊萬,你都做了些什麽,能否告訴我。伊萬,你的童年是什麽樣子的,能否告訴我。伊萬,你是個什麽樣的孩子,能否告訴我。因為原諒我真的不記得你。
是否我可以在其他同樣沒有色彩的孩子身上找到你——比如,特呂弗用百年影史上最偉大的一個長鏡頭記錄了少年安托萬向著自由之海的奔跑。安托萬的奔跑指向未來,而它漫長且沒有終點,人類所有的絕望、現世所有的荒誕無稽、那沒有任何希望沒有任何出口,沒有未來盼望的目光,固著在少年安托萬那雙凝視的眼睛里。
特呂弗的少年安托萬,他企圖掙脫堅固枷鎖的童年,企圖逃亡,逃向自由的彼端,而他的眼睛里全是空洞,他的奔跑沒有未來,他尋找的自由終將一無所獲,他困於現世沒有絲毫救贖,他的眼睛就是麻木而困苦的,囚禁於生命牢籠掙脫不開的人類。人類沒有了希望,沒有了未來,更不會有自由和愛。
不,不,不,伊萬,任何一個沒有色彩的孩子身上,都不可能有你。你也不是他們。
因為你是俄羅斯。
伊萬,他是塔可夫斯基鏡頭下的俄羅斯,他穿過東正教古老濃艷的教堂走廊,穿過信仰對自由和愛的嚮往,抵達在那盡頭捧著啟示錄的預言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自我毀滅和上帝之國在他的靈魂里分裂,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中分裂,在他的革命中分裂,在他的歷史中分裂,在他的尋找中分裂。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羅斯的預言者,他是伊萬的預言者,預言者是懇切尋求的先知,是通往上帝之國的領路人,是在地獄之火和人世苦難之中熬煉並發現希望所在之人——而塔可夫斯基在門的另一邊,他注視人類的姿態就仿佛他早已脫離其中,就仿佛他是聖彼得,等著你來到此岸為你打開天國之門。塔可夫斯基是俄羅斯的歸屬,是俄羅斯靈魂的去向之所,是整個俄羅斯的詩歌——不,是全世界的詩歌——他是完整的愛和自由,是愛和自由能夠結合之後抵達的終途;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煎熬的俄羅斯,分裂的俄羅斯,左手緊緊攥著惡魔和毀滅,右手伸向人類精神的救贖,分裂的俄羅斯是兩個人,毀滅的伊萬和啟示的伊萬。
伊萬的童年沒有色彩。我的記憶中沒有他。我所能找到的所能看到的是《鏡子》中背負生命苦難的母親和《鄉愁》中揭開末世以火焚身的先知,他們是俄羅斯。他們和伊萬一樣,他們是俄羅斯。而他們也是全世界。
因為塔可夫斯基是俄羅斯的歸途,民族走向終極的時候就是統一完整的世界。他用鏡頭下的俄羅斯講述了全世界的靈魂掙扎。那是你,是你,是每一個人。詩歌必然是全世界的,全人類的精神。就如同塔氏詩化的鏡頭是絕無僅有的,涵蓋所有人類苦難與救贖的詩歌。
伊萬,你終將從童年走向鏡子走向鄉愁走向犧牲,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手上與他共同經歷分裂與煎熬之旅,然後抵達塔可夫斯基的詩歌的完整的全世界。
我記得你的童年,是沒有顏色的。
伊萬,你是俄羅斯。我的記憶中沒有你。
如果你看A/P/H/國/擬/人……(現在還有人不看麼囧)你自然知道。就算你沒有看過也無所謂,因為假如你看過《伊萬的童年》你也會知道的。就算你同樣沒看過也無所謂,因為你會知道,並且你將永遠知道——
伊萬,是俄羅斯。
我想我的記憶里出現了斷層,我失卻了關於伊萬的記憶。
那是在哪一年我記不起,那是在什麽地方我也記不起,屏幕上的少年我也記不起。我坐在看片會的現場有大約3個小時的時間,可是我什麽也記不起。
那是和當時的男友去看一次主題為“成長”的影展,最後一天的片子是塔可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
而我的記憶里失去了這一段,失去了屏幕上的伊萬,我不記得情節,不記得內容,不記得伊萬的臉。
同樣的暫時性失憶還發生過一次,有趣的是那次也是去看電影,和大豆去看《孔雀》,我遺忘了幾乎整個過程,我甚至都忘了我去影院看過它,就在看過的第二天我就無法記起,無論之後大豆怎樣告訴我,當時我遲到了我說了些什麽他說了些什麽電影演了些什麽我們是如何評價三張不同構圖的海報……
但是我說,我不記得了。
《伊萬的童年》是一次一模一樣的觀影體驗,我完全遺忘,什麽都不記得。
不,這樣說也許不對,因為我記得,伊萬的童年沒有色彩。伊萬是黑白的。
在那之後看的塔氏的每一部電影,無論是《鏡子》,是《鄉愁》,是《犧牲》——《索拉里斯》沒看所以不知道(靠)——他們都有顏色,他們都有顏色的。
而伊萬的童年是沒有色彩的。
伊萬,你都做了些什麽,能否告訴我。伊萬,你的童年是什麽樣子的,能否告訴我。伊萬,你是個什麽樣的孩子,能否告訴我。因為原諒我真的不記得你。
是否我可以在其他同樣沒有色彩的孩子身上找到你——比如,特呂弗用百年影史上最偉大的一個長鏡頭記錄了少年安托萬向著自由之海的奔跑。安托萬的奔跑指向未來,而它漫長且沒有終點,人類所有的絕望、現世所有的荒誕無稽、那沒有任何希望沒有任何出口,沒有未來盼望的目光,固著在少年安托萬那雙凝視的眼睛里。
特呂弗的少年安托萬,他企圖掙脫堅固枷鎖的童年,企圖逃亡,逃向自由的彼端,而他的眼睛里全是空洞,他的奔跑沒有未來,他尋找的自由終將一無所獲,他困於現世沒有絲毫救贖,他的眼睛就是麻木而困苦的,囚禁於生命牢籠掙脫不開的人類。人類沒有了希望,沒有了未來,更不會有自由和愛。
不,不,不,伊萬,任何一個沒有色彩的孩子身上,都不可能有你。你也不是他們。
因為你是俄羅斯。
伊萬,他是塔可夫斯基鏡頭下的俄羅斯,他穿過東正教古老濃艷的教堂走廊,穿過信仰對自由和愛的嚮往,抵達在那盡頭捧著啟示錄的預言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自我毀滅和上帝之國在他的靈魂里分裂,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中分裂,在他的革命中分裂,在他的歷史中分裂,在他的尋找中分裂。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羅斯的預言者,他是伊萬的預言者,預言者是懇切尋求的先知,是通往上帝之國的領路人,是在地獄之火和人世苦難之中熬煉並發現希望所在之人——而塔可夫斯基在門的另一邊,他注視人類的姿態就仿佛他早已脫離其中,就仿佛他是聖彼得,等著你來到此岸為你打開天國之門。塔可夫斯基是俄羅斯的歸屬,是俄羅斯靈魂的去向之所,是整個俄羅斯的詩歌——不,是全世界的詩歌——他是完整的愛和自由,是愛和自由能夠結合之後抵達的終途;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煎熬的俄羅斯,分裂的俄羅斯,左手緊緊攥著惡魔和毀滅,右手伸向人類精神的救贖,分裂的俄羅斯是兩個人,毀滅的伊萬和啟示的伊萬。
伊萬的童年沒有色彩。我的記憶中沒有他。我所能找到的所能看到的是《鏡子》中背負生命苦難的母親和《鄉愁》中揭開末世以火焚身的先知,他們是俄羅斯。他們和伊萬一樣,他們是俄羅斯。而他們也是全世界。
因為塔可夫斯基是俄羅斯的歸途,民族走向終極的時候就是統一完整的世界。他用鏡頭下的俄羅斯講述了全世界的靈魂掙扎。那是你,是你,是每一個人。詩歌必然是全世界的,全人類的精神。就如同塔氏詩化的鏡頭是絕無僅有的,涵蓋所有人類苦難與救贖的詩歌。
伊萬,你終將從童年走向鏡子走向鄉愁走向犧牲,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手上與他共同經歷分裂與煎熬之旅,然後抵達塔可夫斯基的詩歌的完整的全世界。
我記得你的童年,是沒有顏色的。
伊萬,你是俄羅斯。我的記憶中沒有你。
Link說明
Site Name:草。生長
Master:兩根草
URL:
http://twoherb.blog.shinobi.jp/
Banner:
http://blog.cnobi.jp/v1/blog/user/a4a1a678de9f41f6af15ed86e2b0046b/1225406361
聯繫站長:twoherb@gmail.com
也有微博
腐朽分類
最近崩壞
民那的愛
自助尋覓